1)第149章 汉骑竟能如此骁勇?_带着骑砍速通乱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与太行山以东不同,太原郡、平阳郡、河东郡等地种植的主要是耐旱的粟,其成熟月份一般在九月、十月。

  而中原各郡种植的冬小麦一般在六月下旬就能收割了。

  这中间的两个月是可以打时间差的。

  一旦完成收割,农活的强度就大大下降,无论是义军将士,还是晋军的军户兵,都不用整日拴在地里,可以集结起来进行操练或者整军出击。

  打下平阳、太原等地后,既可以向南打河东、弘农、河内、洛阳等地,也可以往北、往东打。

  北面是拓跋鲜卑,当今马匹保有量第一大势力,西面是羌胡、氐人等汉化程度较高的胡人,打下来后可以快速组建野战军。

  “那就十日后起兵,义军攻略太原、上党、平阳等地。”

  此时的上党分为建兴郡、义宁郡等地,有不少完成汉化的南匈奴也分布在这处盆地里。

  李矩大喜,“敢问大哥,出兵多少?”

  连占赵国中北部、常山郡等人口大郡后,义军将士增加不少,能拉出来跨郡跨县作战的战兵已达数千。

  “足有一千披甲精兵。”

  李大将军准备带八百步兵、两百骑兵,外加五百名辅兵就去平阳郡开拓新地盘。

  “这是否太过鲁莽?太原、平阳等地怎么也能有一万多晋军,况且尚有刘渊的匈兵。”

  眨了眨眼睛后,李矩终于确认面前的大将军只想出兵一千。

  “南匈奴之兵等于义军之兵,到了平阳我率军杀了五部南匈奴的首领,南匈奴中有敢不从者,去男留女,二弟则收拾民心,等我们攻下各地城池后,快速开府设官、招募胥吏。”

  此时的南匈奴五部是很尴尬的存在,他们大部分已经完成了汉化,种地耕作与汉民无异,但被汉民排斥。

  对义军来说,这是相当不错的兵源。

  李矩无奈,但一想有大将军在,这一千精兵恐怕只需要管辖投降的晋军即可。

  说不定到时候他们还得为俘虏太多而操心呢。

  毕竟每多一个俘虏,就多一张吃饭的嘴。

  议定攻略太原、平阳等地的战略后,李昊随即对义军的部署进行了小规模调整。

  名义上地位较高的李廉驻守柏人县,将近两千名战兵守在这座县城内,他们主要的职责是保卫虞衡司管辖的铸甲铁匠。

  李祥、李昱、卢嵘等五百主各自率军驻守常山郡的一个县城,提防东面、北面晋军的袭扰。

  井陉县算是大本营,将军府、大部分的工匠和战兵都在那边,暂时由李矩管辖,等李昊打下平阳、太原等地后,就调李矩过来镇守。

  “如果邺城兵大举北上,三弟该当如何?”

  与南下柏人县的李廉交接时,李大将军特意问了这个问题。

  “我就带着弟兄们和追随义军的百姓逃到井陉关以内,反正咱的存粮都在乐平郡,死守井陉关,便是来了十万晋军都不怕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8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